資料整理:羅惠熙醫師

傳統中醫創傷骨科之發展

近代創傷骨科之發展

時間朝代事件
公元前 3 世紀《黃帝內經》記載人體主要骨格、關節及某些疾病。
3 世紀漢朝華陀刮骨療傷。
4 世紀漢朝紀葛洪《肘後方》以竹板固定骨折。
9 世紀唐朝藺道人《理傷續斷》徒手復位法。
14 世紀元朝危亦林《世醫得效方》詳述以麻醉整復骨折及脫臼方法。
18 世紀清朝吳謙《正骨心法要旨》系統地敘述各種骨折治療方法。
時間朝代事件
16 世紀
明朝 天主教傳教士將西方醫學引進中國。
18 世紀 清朝紀葛洪《肘後方》以竹板固定骨折。
20 世紀 民國鴉片戰爭之後,在中國設立西醫醫院及學校
1921 北京協和醫院設骨科部─孟繼懋教授為主任
1937 天津醫院設創傷骨科─
方先之教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,有上萬病例。

台灣骨科創傷醫學之發展

時間年分事件
50年代之前醫學教育及醫療技術皆源於日本。
50年代之後醫學教育及醫療技術漸漸轉向美國,
台灣醫師開始到美國進修。
1951鄧述微─哈佛大學進修。
1954陳漢廷─西北大學進修。
1955陳博約─Duke大學進修。
60年代隨台灣經濟起飛,有更多醫師到美國進修。
1969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成立。
1977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成立,自始骨科獨立於大外科。
80年代骨科醫師開始到歐洲法國、德國進修。
1982引進AO觀念與技術治療骨折。
骨折治療由保守療法(石膏固定、骨牽引)改變為手術治療。
20世紀末外科倡導微創手術。
微創內固定手術盛行。
AO觀念由機械固定Mechanical rigid fixation→生物固定Biologic fixation